资讯详情
估值百亿的美妆品牌要被卖了?
青眼| 2025-10-23 15:22:16
美妆,LVMH,FentyBeauty

作者/梨子

出品/青眼

10月22日,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奢侈品巨头LVMH(路威酩轩)集团正考虑出售其持有的Fenty Beauty 50%的股份,目前正与投资银行Evercore合作推进此次出售事宜。此外,据该知情人士透露,FentyBeauty在2024年创造了约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07亿元)的净销售额,其估值可能在10亿(约合人民币71.26亿元)至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51亿元)之间。

不过,据路透社报道,目前LVMH集团和Evercore对此消息均未予置评。与此同时,青眼第一时间就此事向LVMH集团进行了求证,截至发稿未获相关回复。

那么,这一堪称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名人美妆品牌,为何会被考虑出售?

创立首年狂揽近40亿

Fenty Beauty可谓是名人美妆品牌“成功经营”的标杆级存在。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美国知名歌手蕾哈娜Rihanna与LVMH旗下的美妆孵化平台Kendo Brands合作推出美妆品牌Fenty Beauty,双方各持50%的股份。品牌倡导“Beauty for All”的理念,致力于打造能够包容、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的美妆产品,产品线覆盖彩妆、护肤、护发及香氛等多个品类,其推出的粉底液涵盖50个色号,极大程度上为有色人种消费者提供了合适的彩妆产品,在市场上广受喜爱。


凭借蕾哈娜的全球影响力,Fenty Beauty迅速崛起。据福布斯报道,品牌在发布首年销售额便突破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19亿元)。

2021年,Fenty Beauty发布首款香水,刚上市几小时就已售罄,再次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据外媒报道,在这一年,Fenty Beauty的估值已达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3.89亿元)。2023年,在英国美妆零售数据平台Cosmetify发布的“2023年全球十大红人美妆品牌”排行榜中,Fenty Beauty以年收入4.77亿英镑(约合人民币45.29亿元)稳居第一。

与此同时,品牌积极扩展海外市场。2019年,Fenty Beauty入驻天猫国际,开始试水中国市场,并先后签约包括王菊、范丞丞、单依纯等国内明星为品牌代言人或大使,进一步扩大其知名度。

2024年以来,Fenty Beauty更是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去年3月,进驻抖音开设官方旗舰店;同年4月,官宣入驻丝芙兰中国,布局线下渠道;今年5月,在深圳万象天地水广场开设了中国内地首家概念店。

而以上种种扩张,也是基于其在中国市场的良好业绩表现。截至目前,Fenty Beauty天猫国际海外旗舰店已积累了137万粉丝,店内销量最高的产品为品牌明星产品“梦幻火柴百变柔雾素颜棒”,显示已售5万+件。


▍截自Fenty Beauty天猫国际海外旗舰店

抖音渠道,Fenty Beauty旗舰店粉丝数也达到22.6万,且GMV不断攀升。据青眼情报数据显示,2022年,Fenty Beauty在抖音年销量还不及千万;到2023年,其GMV就增长至2500万-5000万;2024年正式入驻后,Fenty Beauty在抖音的年GMV进一步提升至5000万-7500万元;而今年前十个月(数据截至2025年10月21日),其GMV已达到7500万-1亿元区间。

可以说,Fenty Beauty已凭借其卓越的市场表现与广泛的消费者认可,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TOP级名人美妆品牌。

或为调整美妆业务战略重心

那么,为何LVMH集团要出售一个业绩表现相当不错的品牌呢?从LVMH近期的动态中可窥见些许端倪。

事实上,这并非LVMH今年以来首次抛售品牌。据外媒报道,今年9月,LVMH集团旗下的美妆孵化器Kendo将旗下纯素彩妆品牌KVD Beauty出售,买方为美国消费品私募基金Windsong Global,而这也是Kendo首次出售旗下品牌。

作为Kendo较早的孵化品牌,KVD Beauty也曾是丝芙兰渠道的明星品牌,年收入一度高达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69亿元)。不过,近年来,这一品牌业绩开始逐步下滑,据外媒报道,目前其年收入已跌至数千万美元的水平。

作为原为丝芙兰内部孵化部门,Kendo于2014年开始独立运营,主要专注为LVMH培养小众美妆品牌,上文提及的Fenty Beauty就是其成功孵化的典型案例。彼时,有媒体猜测,这一出售或是Kendo为了将资源集中于如Fenty Beauty等高增长品牌。

而今来看,Kendo所拥有的孵化品牌,或也不是当下LVMH所发力的重点。

需要明确的是,虽然抛售品牌的消息接连传出,但就目前来说,LVMH并未放弃美妆业务,反而在不断通过架构调整加码这一赛道。

2023年,LVMH重组美妆部门,并开始积极引入具有国际美妆集团背景的高端人才,其中就包括任命曾担任欧莱雅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斯铂涵为集团美妆部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负责LVMH集团在全球的美妆业务。

据青眼此前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LVMH美妆部门高管人事变动就达5起,且所有新上任的高管曾有过在欧莱雅集团或雅诗兰黛集团的工作经历。

今年10月,据外媒报道,LVMH任命原美妆香氛部门首席执行官Romain Spitzer为LVMH美妆香氛部门(LVMH Fragrance Brands)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进一步扩大了其职权范围。

与此同时,今年3月,LVMH旗下奢侈品品牌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LV)宣布正式进军美妆领域,推出全新美妆品类La Beauté Louis Vuitton,由著名彩妆大师Pat McGrath操刀,旗下产品包含55款唇膏、10款润唇膏、8款眼影。

目前,LVMH旗下美妆部门依旧在保持持续的增长。据其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5财年前三季度,集团营收为580.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799.05亿元),同比下降4%,而在集团整体营收有所波动的情况下,香水与化妆品部门有机营收保持稳定,录得营收60.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98.67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可以说,即便出售Fenty Beauty股份的消息属实,也并不意味着否定Fenty Beauty以及美妆市场的发展前景,相反,这可能是LVMH为了更加聚焦和高效地发展其美妆业务所做出的战略选择。

名人美妆要往哪走?

除LVMH集团自身的战略调整,Fenty Beauty所处名人美妆赛道本身所面临的行业性挑战,或许同样是促使其考虑出售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名人美妆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能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寥寥无几。据外媒统计数据,近年来,全球有超过50位明星和网红推出了个人美妆品牌,其中不乏Lady Gaga等国际巨星。然而,明星入局者众,长期立足者寡。近十年来,已有十多个明星美妆品牌宣布破产或停止运营,更有无数品牌在盈亏边缘挣扎。

即便是深谙营销之道的全球顶级网红——金·卡戴珊也难逃市场考验。据悉,金·卡戴珊先后创办了三个美妆品牌,却均以“关停”而告终。今年6月,金·卡戴珊创立的护肤品牌SKKN by Kim正式关闭,该品牌为2022年与科蒂集团合作推出,当年科蒂集团以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5亿元)购入品牌20%股权,而今年3月剥离时,科蒂集团表示损失了71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07亿元)。

可见,即便有知名美妆集团的加持,名人美妆品牌也无法保证成功,并非稳赚不赔的生意。

在此背景下,Fenty Beauty虽堪称名人美妆品牌中的成功典范,但品牌背后的名人效应——强烈的蕾哈娜个人IP属性,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名人效应确实为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初始流量与关注度;另一方面,品牌价值与名人形象深度绑定,使其更易受到艺人舆论风险、个人事业规划等不确定因素的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美妆市场对成熟名人品牌的收购动向,可能进一步坚定了LVMH出售的决心。

今年5月,美国化妆品公司E.l.f. Beauty宣布以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26亿元)收购海莉·比伯创立的护肤品牌Rhode,创下该公司史上最大收购纪录。这笔交易不仅印证了当下市场对优质名人美妆品牌仍具信心,也为Fenty Beauty的估值与变现路径提供了可参照的范本。

可以说,具备稳定盈利能力、清晰品牌定位及全球化布局的名人美妆品牌,仍能吸引资本的青睐,但未来,这些品牌应当思考的是如何从“明星驱动”转向“产品驱动”,构建更强大的竞争体系。而对于LVMH而言,出售股份或也是其优化资产组合的理性选择。

注:本文货币已按当日实时汇率换算

转载之前请先阅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或合作,请点击这里
如果您加入壹览的讨论群,请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微信号:star_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