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壹览商业
作者/刘淑娟
编辑/蒙嘉怡
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10月第二周,共38个品牌关闭了至少42家门店。
从行业分布来看,餐饮领域的闭店现象最为密集,本期共有17家门店停止运营。具体包括9家餐饮门店、3家茶饮门店、2家烘焙门店及各1家咖啡和甜品门店。
其中,青岛延吉路的餐饮品牌“老船夫”,因租约到期,正式结束了长达19年的经营;3家闭店的茶饮门店分别是茶百道、喜茶和星卡里;咖啡门店为香料传奇;甜品门店为鲜芋仙。
2家烘焙门店则为都恩客和富贵面包公司,后者开业未满一年即闭店。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与2025年上半年期间,烘焙行业的闭店现象未见缓和,反而呈现出数量变多、速度加快的趋势。从传统到新式,从主食面包到甜点爆品,几乎各个方向的连锁烘焙品牌都在经历密集洗牌。
比如曾高歌猛进的新中式点心品牌。以“国潮烘焙”代表虎头局渣打饼行为例,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中式点心品牌,曾凭借“传统点心+现代包装”快速打出声量,巅峰时门店数达80余家。然而,仅短短数年时间,品牌即陷入多地关店、员工欠薪、拖欠供应商货款等严重经营危机。
同样诞生于2019年的墨茉点心局亦未能幸免。该品牌在巅峰时期拥有60余家门店,曾是湖南“出圈”的本地代表。但随着扩张放缓、资金压力加剧,墨茉宣布“战略收缩”,现仅保留湖南本地门店,基本退出全国性竞争。
在非餐业态中,超市、服饰和书店行业同样出现明显调整。
上周关闭的4家超市中,有2家来自世纪联华,1家为永辉超市,1家为圣豪超市。近年来,传统超市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关店调整。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720家超市关门,既有卜蜂莲花、华润万家、永辉超市、大润发等全国乃至全球性品牌,也有地利生鲜、悦活里超市等区域性品牌。
各大商超的调整方向也比较明确。一是关闭非核心区域低效亏损门店、改造留存门店,同时开通线上业务。例如,上半年中百完成14家仓储业态、55家社区超市业态调改,来客数分别增长9%、6%;永辉超市调改开业门店共计124家,目前已开通线上业务的调改门店达99家;家家悦上半年完成了30家门店的调改升级。
二是聚焦业态创新转型,布局硬折扣店、中小型社区店。中百集团正布局硬折扣门店,其首家小百惠折扣店与新一代食品超市于6月底开业;联华超市在浙江区域积极孵化折扣业态,目前已开出门店13家,覆盖浙江多个城区;盒马也于今年关闭了所有仓储会员超市业态,专注盒马鲜生、超盒算NB两个业态。
商超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传统大卖场模式难以适应消费变化,行业重心正从规模扩张向效率提升转变。短期内闭店仍会持续,但长期看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上周还有5家服饰门店闭店,分别为猛犸象、SNIDEL、Sumi素米、Mardi Mercredi和SPAO。值得关注的是,高端户外品牌猛犸象已正式撤出温州。其位于滨江万象城的唯一门店近日关闭,原址已更换为中端户外品牌Mont-Bell的标识。
韩国时尚品牌Mardi Mercredi关闭了其位于上海前滩太古里的门店。此前,该品牌北京首店、青岛万象城店等多个城市的门店也都进行了撤柜。Mardi于2022年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北京、杭州、济南等地设有门店。针对其将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品牌中国代理商回应称,撤柜是部分店铺的经营调整,并强调集团已将更多资源投向Raive、Rest&Recreation等新品牌的建设中。
书店行业出现收缩,共有5家书店确认关闭,包括一只耳Art&books、无界书店、新华书店、教育书店及安定书院。其中,关闭的新华书店位于重庆解放碑路,成立于2003年,经营时间长达22年。从类型上看,此次关闭的书店中,一只耳Art&books、无界书店与安定书院均为独立书店。
24小时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