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叁肆
出品/青眼
近日,据路透社等多家外媒报道,英国彩妆集团Revolution Beauty拒绝了私募股权公司True的收购要约,并可能寻求现有股东的融资。
据悉,有知情人士表示系该要约被认为低估了Revolution Beauty公司的价值,但True是唯一提交收购要约的公司。此前,全球亿万富豪Michael Ashley旗下的英国时尚零售集团Frasers Group曾探讨收购事宜,但已于6月宣布退出这一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上市时估值曾一度接近50亿元人民币。那么,这家彩妆企业为何会陷入出售困局?
曾估值高达近50亿
据了解,今年五月,Revolution Beauty正式宣布启动出售流程;6月,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已收到多方收购意向,同月,全球亿万富豪Michael Ashley旗下的英国时尚零售集团Frasers Group宣布退出出售流程。彼时,Revolution Beauty就表示,公司将继续与多个其他相关方进行建设性的接触,也在继续与股东保持积极互动,包括关于股权融资的事宜。
直到本月,据外媒报道,Revolution Beauty拒绝了私募股权公司True的收购要约,有知情人士表示系该要约被认为低估了Revolution Beauty公司的价值,但True是唯一提交收购要约的公司。
对此,Revolution Beauty发布公告称,公司注意到近期媒体对其正在进行的正式销售流程的猜测,以及关于潜在融资的猜测,并且继续在与多个方面的持续参与中推进。同时,并如先前宣布,公司继续推进与股东的互动,包括关于潜在股权融资。
公开资料显示,Revolution Beauty是成立于2014年的英国大众美容与个人护理企业,以高性价比的彩妆产品闻名。该公司旗下美妆品牌Revolution的产品线涵盖了彩妆、皮肤护理及头发护理,并以彩妆为核心业务,包含了口红、腮红、眼影等多个品类。根据品牌官网显示,该公司旗下产品售价在2英镑至28英镑之间(约合人民币19.46元至272.49元之间)。
▍截自Revolution Beauty官网
自创立以来,Revolution Beauty经历了一波快速发展时期,并于2021年成功上市。据外媒报道,Revolution Beauty是2021年伦敦初级市场上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之一,彼时其估值达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48.66亿元)。
根据Revolution Beauty招股书显示,在截至2021年2月28日的14个月内,Revolution Beauty净收入为1.576亿英镑(折合人民币约15.34亿元);截至2021年上半年,Revolution的产品在全球超过11000家门店销售。
扭转盈亏仅一年
净收入再下滑26%
那么,曾估值近50亿元的Revolution Beauty为何宣布出售呢?
事实上,上市即巅峰是Revolution Beauty的生动写照。就在上市当年,Revolution Beauty就陷入发展困境。2021年,该公司的财务数据停止更新;2022年9月,该公司因未发布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的全年业绩而被停牌。
据外媒此前报道,该集团审计师拒绝签署其截至2022年2月的年度账目,原因是“存在严重问题”,包括“不能提供充分准确审计证据的能力”,以及公司达成的某些商业安排的有效性存疑。直到2023年6月底,Revolution Beauty才解除停牌。
此外,据Revolution Beauty财报数据,2022财年与2023财年,Revolution Beauty税前利润分别录得4590万英镑亏损(约合人民币4.47亿元)、339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3亿元);尽管在2024年财年,Revolution Beauty终于恢复盈利,税前利润录得114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11亿元),Revolution Beauty净收入增长2%至1.913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8.62亿元);但到2025财年,Revolution Beauty业绩再录得下跌。
综合财报数据和外媒报道来看,因停产超6000个SKU,Revolution Beauty在2025财年(截至2025年2月28日)的净收入约为1.416亿英镑(折合人民币约13.78亿元),较上一年减少了26%。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布出售计划前,该公司也表示,“由于年销售额暴跌逾四分之一,其正在审查其融资结构,并考虑向主要股东筹集资金。”
可以说,Revolution Beauty的业绩情况并不稳定,也或许正是由于发展不济,Revolution Beauty近期开始寻求出售计划。
早已退出中国市场
但中国造产品占收入23%
值得一提的是,Revolution Beauty品牌曾于2019年以跨境电商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并正式入驻天猫海外旗舰店。然而,仅4年后,其天猫海外旗舰店就于2023年3月宣告关闭,退出中国市场。目前,Revolution Beauty在抖音、天猫、京东等主流平台均无官方购买渠道。
尽管Revolution Beauty品牌已退出中国市场,但其部分供应链却在中国。
据外媒报道,Revolution Beauty在美国销售的产品中约有60%是在中国制造的,占集团收入的23%。因此,在近期的中美关税战之际,Revolution品牌曾暂停了对美国的发货。后来,中美两国同时对关税进行下调后,该品牌又恢复了对美国市场的出口。
事实上,未在中国销售但生产链设在中国的国际品牌里,Revolution Beauty并不是孤例。譬如,曾一度超过美宝莲成为美国第一大彩妆品牌e.l.f尽管已于2023年退出市场,但其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运营中心设在中国。
时任elf Beauty中国区总经理徐宇奋曾在公开采访中提到,中国高效能的供应链体系是elf Beauty重要的核心优势。“作为一家走大众化消费路线的化妆品企业,我们对成本和速度的要求非常之高,这就需要在中国以及亚洲地区拥有一条完整的供应链。而这条供应链的快速响应以及物流配套,甚至比美国本土的供应商速度更快,交单周期更短。”她表示。
另,国际知名化妆品代工厂如科丝美诗、科玛、莹特丽等均已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深度融入本土产业链。据悉,莹特丽在中国有4家生产工厂,这是除了大本营意大利外,最多生产工厂的地区。此外,据药监局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国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已增至5935家,同比增长了3.7%,产业规模持续扩容。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化妆品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也日益显著。据青眼此前不完全统计,国内已经披露重点打造的大型化妆品产业园已超过15个。
可以说,我国已构建起从原料端到生产制造、再到终端销售的完整美妆产业生态体系。这种全链条协同优势,不仅为本土品牌崛起提供沃土,更持续吸引国际优秀企业将产能布局中国,形成“全球市场、中国智造”的产业新格局。
回到Revolution Beauty本身,虽然其拒绝了是目前唯一公开的收购要约,坚持对自身价值的高估值,但另一方面,其业绩的持续波动和融资结构审查的压力,也表明这家公司的独立发展正面临挑战。
在寻求股东融资以维持独立运营的同时,如何真正扭转业绩颓势、重建市场信心,并平衡好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与全球市场的战略布局,或将是这家曾估值近50亿的彩妆企业能否找到突破口的重要方向。
注:本文货币已按今日实时汇率换算。
24小时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