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2026前夜,40+美妆企业破产!
青眼| 2025-11-24 14:17:25
美妆,破产,消费

作者/Yone

出品/青眼

2025年已近尾声,化妆品行业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边,是双11大促期间的喜报不断;另一边,是超过40家企业进入破产程序。

近日,青眼从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获悉,本月,上海金蔻化妆品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金蔻)强制清算一案,已被法院正式裁定受理。

值得一提的是,据公开信息显示,十年前,上海金蔻旗下品牌“金蔻”全渠道出货量就已实现亿级规模,在国货高端护肤市场占据重要为位置。

而这,仅仅是今年美妆企业破产潮的“冰山一角”。据青眼不完全统计,2025年年初至今,至少有44家化妆品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或被法院强制清算,已经超过去年同期(1月至11月)统计的36家。

44家企业破产或被强制清算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上海金蔻成立于2005年6月,注册资本为400万元。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多元化妆品公司,旗下品牌JKO金蔻曾在中国面膜市场发展初期,一度成为高端面膜品牌的头部代表,风靡一时。


▍截自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然而,好景不长。2015年,国家食药监局发布不合格面膜名单中,该品牌的主力单品“金蔻4合1密集润白修复面膜”赫然在列,一个月内两次被检出含有禁用成分糖皮质激素,这一事件对其品牌口碑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后,主流电商平台对JKO金蔻品牌相关店铺商品进行了紧急下架处理,消费者和渠道商大规模退货,上海金蔻的经营状况自此陷入危机。

青眼注意到,在经营危机爆发后,上海金蔻自2016年起多次被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不断陷入债务纠纷。根据企查查相关信息,2018年,上海金蔻因未履行法律义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标的总金额为350.7751万元,最终于2018年4月11日被吊销营业执照。

2025年11月,由上海金蔻股东谢某某申请,法院裁决受理了上海金蔻强制清算一案,这标志着上海金蔻实质性地进入了破产清算阶段。

而上海金蔻的破产,也仅仅是当下一部分化妆品企业经营现状的缩影。青眼以“化妆品”为关键词在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检索统计发现,今年至少有44家化妆品企业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而被申请进行破产清算,破产/被清算企业主要经营范围为化妆品零售与批发、化妆品制造两类。


从地域分布来看,这些破产/被清算企业主要来自东部沿海产业集中地区,排名前二的是广东8家和上海8家,均占比18.18%,显示出这些化妆品产业集聚区域的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从注册资本看,大部分破产/被清算企业集中在1万-300万元之间,占比为70.45%,多为中小型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及以上的破产/被清算企业有7家,其中6家位于上海或广州。

这其中,还有3家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分别是上海美兰化妆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广州市嘉菁化妆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和安杰玛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17亿元)。

不过,2024年青眼统计的46家破产化妆品企业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及以上的破产/被清算企业有16家。相比较而言,今年的市场形势可能对中小型企业更为不利,暴露出该类企业在抗风险能力上存在短板。

从创立时间看,这44家破产/被清算企业中有12家企业的历史超过了20年,占比为27.27%,反映出部分老牌化妆品企业亦未能抵御近年来的市场冲击。

债权总额4.97亿元,最高欠债1.86亿元

据了解,破产清算/强制清算的顺序为成立清算组、清算组接管破产/被清算企业、破产财产分配、清算终结;其中,强制清算的基本流程为法院指定清算组接管公司,清算资产并偿还债务,强制清算结束后,企业会解散,且法人资格终止。

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目前44家企业大部分仍处于清算过程中,清算工作尚未完结。

据青眼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2家公司由法院公开披露了其债权金额,根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相关公告,12家公司的债权总额达4.97亿元。


其中,欠债规模最大的为安杰玛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下称:安杰玛),债权总额为1.86亿元。不过,由于安杰玛符合重整条件,具备重整价值,经申请后裁定进行重整,去年12月其重整计划已被批准。今年3月,安杰玛改名为上海烩申实业有限公司,从而暂时避免了破产清算的结局。

值得注意的是,欠债规模排名第2至4位的企业,均为尚惠国际集团的关联企业,包括广州市嘉菁化妆品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嘉菁)、广州市巧迪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巧迪)、广州市美诗达化妆品有限公司(下称:广州美诗达),三家企业合计债权金额达2.8亿元。

具体来看,广州嘉菁的债务总额仅次于安杰玛,其目前已由法院核查的无异议债权金额(不包括暂缓认定债权金额)就高达1.48亿元,占总额的29.78%;广州巧迪债权总额为1.17亿元,占总额的23.54%,且名下资产仅剩36.36万元,无力偿还欠债;广州美诗达于今年启动破产清算程序,债权金额为1757.34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老牌化妆品企业,尚惠国际集团旗下曾拥有包括巧迪尚惠在内的多款产品,巅峰时期曾在全国有5000多家专柜和加盟店。而今,其关联企业累计欠款却超亿元。

当然,曾在国内颇具市场知名度的企业不只上述几家。例如,在今年6月30日被宣告破产的苏州爱尚化妆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苏州爱尚)就曾是化妆品代理龙头企业。

根据公开报道,苏州爱尚曾位列珀莱雅全国前五大客户,于2016年推动珀莱雅在苏南渠道销售额达6000万元。鼎盛时期,该公司在全国拥有800多家网点。

近年来,该公司经营情况明显变差,根据法院公告,苏州爱尚自2023年起便与多家银行存在借贷纠纷,并遭部分债权人起诉,最终于今年6月30日被法院宣告破产。

此外,青眼还注意到,据法院清偿公告显示,在44家破产/被清算企业中,至少有5家企业的名下已无任何财产,无力偿还债务。

“破产潮”波及全产业链

根据国家统计局于11月14日公布的2025年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1-10月化妆品零售总额为3813亿元,同比增长4.6%。这也证明,国内化妆品市场已经开缓慢复苏,但很明显,宏观市场的回暖并没有给一些企业带来希望。


▍截自国家统计局官网

青眼据公开信息统计,今年这44家破产/被清算企业中,有7家上游企业(生产、原料等),4家中游企业(品牌商),33家下游企业(销售、批发零售商)。

对比去年同期统计情况,青眼注意到,今年上游企业破产数量缩减,中游企业破产数量相当,而下游破产/被清算企业数量增加,尤其是今年,破产的下游企业中有多家是依赖线下渠道生存的零售商,线下渠道流量的萎缩对他们而言是致命的。

有资深行业人士对青眼坦言,当下渠道商们不仅面临着外部环境压力,同样也面临着内部转型困境。一方面,内部人才断层,传统从业者和二代接班人无法很好的衔接;另一方面,渠道商们无法理解诸多新兴品牌的战略打法,自然无法适应当下的市场变化。

除此之外,部分美妆头部企业于今年披露的财报中,也可以看出业绩承压和利润下滑的势头,甚至相继进行了裁员、收缩市场等降本的举动。典型如,莎莎国际今年彻底放弃了中国大陆线下市场、欧莱雅集团在年初也被传出将缩减中国旅游零售部门人员。头部企业尚且面临难题,相关联的下游企业特别是这些中小型企业自然就更难以获得维持运营的利润。

从这些信息中可以看出,国内美妆市场的进一步内卷,通过多种途径,最终对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造成了广泛影响,而今年尤其是下游企业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

据公开报道,近十年来化妆品相关企业注册数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内卷行列之中,市场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所以就算市场在增长,也避免不了产业内的“洗牌”。

马太效应凸显,经营成本上升,销售渠道受阻,这些因素都不利于中小型企业的生存。而品牌商的经营不善、利润承压,也会进一步传导到下游企业。以上种种原因,共同导致了今年有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尤其是下游企业,在市场仍有增量的情况下,却无法生存选择撤退。

总体而言,化妆品市场的基本盘仍在增长,新品牌和新产品层出不穷。面对不可避免的行业洗牌,具备市场敏锐度和灵活应变能力的中小型企业,或许更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寻得生存与发展空间。

转载之前请先阅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或合作,请点击这里
如果您加入壹览的讨论群,请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微信号:star_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