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三得利,熬上中药了?
有意思报告| 2025-09-28 14:45:37
三得利,饮料,无糖茶

作者/高越

编辑/余源

出品/有意思报告

“三得利,也开始做养生水了?”

习惯用无糖茶当“水替”的白领吴淞,每天通勤路上都会买两瓶茶带去公司。她喝过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无糖茶产品,比如农夫山泉、三得利、果子熟了等。

前几天,吴淞在日常选购时发现冰柜里似乎有了新面孔,她最开始是被鲜艳、透明的瓶身吸引,“粉色的,看起来挺漂亮”,仔细一看,才发现这款养生水竟然是三得利的新品。

而吴淞不知道的是,今年以来,三得利可谓是动作频频,不仅大量推新品,还选了顶流当代言人,跟电视剧搞联名款。

进军中国市场多年的三得利,如今也焦虑了?

三得利,也熬中药了?

2025年,一向上新节奏较为稳健的三得利罕见地一口气官宣了10款新品,其中大多都属于无糖茶品类。

在核心品类乌龙茶系列,三得利上新全新口味“清香乌龙”,品牌介绍称,产品是由100%铁观音乌龙茶叶制成;在清茶系列,三得利则推出两款新品,一款为复合茶龙井茉莉花茶,另一款是原味茶至淳绿茶。


图源:三得利

在植物茶系列,三得利上新了一款黑豆茶;而在茶轻萃系列,三得利全新推出一款枇杷花白茶,品牌介绍称,产品主要原料是白牡丹茶叶搭配枇杷花。

仅在无糖茶品类中上新还不够,三得利也开始“熬中药”了。

今年,三得利又推出一个全新子品牌——焕方,目前发布了五红饮和玫瑰黄芪饮两款产品。

三得利介绍,五红饮选择了红枣、红小豆、枸杞、山楂、红米五种养生食材,玫瑰黄芪饮则选取了重瓣红玫瑰、黄芪、枸杞三种食材,单看配料表就与年轻群体所熟悉的“五红汤”和“玫瑰黄芪枸杞茶”息息相关。


图源:三得利

吴淞尝了玫瑰黄芪饮后,觉得味道比较清淡,还带点甜,“喝起来还可以,但也没有惊艳”。

她没想到三得利还会做养生水,在她的印象中,对三得利最大的记忆点就是那款经典乌龙茶。

这也是生活在上海的沈飘对三得利的唯一认知。但就在今年,三得利官宣她的偶像成毅成为代言人,沈飘在代言人包装款上新的第一时间就买了1箱。

后来,三得利还与成毅主演的《赴山海》联名,为了得到杯垫和明信片周边,沈飘又抢购了3箱联名乌龙茶。在塞满家里的冰箱后,她把剩下的乌龙茶又带去了公司茶水间。

有意思报告梳理发现,三得利光是2025年前9个月的上新数量,就几乎等同于过去几年的总和。据三得利官网信息,从2020年到2022年,无糖茶品类每年各上新过1款产品;在2023年和2024年,无糖茶上新数量也仅为每年2款。

从频频上新,到入局养生水,再到联名影视剧集,三得利为何今年动作频频?

追赶者甚多

财报或许能说明一定问题。

据三得利2025年上半年财报,其饮料和食品部门(不含酒税)收入8023亿日元(约3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营业利润839.24亿日元(约40.3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0%。

三得利在财报中表示,该板块在日本市场表现平稳。而在海外市场,大洋洲和欧洲营收稳步增长,美洲市场营收与去年同期相当,亚太市场却出现了营收下滑,是影响整体板块营收的主要因素。

时间回到1997年,三得利首次将瓶装即饮乌龙茶带入中国市场,但在接下来的20年时间里,无糖茶赛道都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7年左右,情况才发生变化。

这一年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明确提出“控糖”“减糖”的战略目标,大众的控糖意识觉醒。元气森林也在这一年推出更适应年轻人口味的燃茶。之后,可口可乐、统一、娃哈哈、怡宝等品牌陆续入局无糖茶赛道。

随后,无糖茶赛道迎来高速扩张阶段,据马上赢数据,2023年无糖茶销售额多个单月同比增速超过100%,最高超过250%。当时三得利市场份额处于第二位,仅次于农夫山泉。三得利中国2023年曾表示,三得利无糖茶连续3年保持高速增长,是集团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


图源:马上赢数据

但也几乎从此时开始,三得利与农夫山泉拉开了差距。据马上赢数据,从2024Q2—2025Q1四个季度市场份额的平均值来看,三得利的市场份额只有农夫山泉的八分之一,并且农夫山泉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上涨,而三得利却在逐个季度下降。

仅从市场份额来看,三得利与前者的距离越来越大,后面的追赶者却在不断逼近。

比如2022年才入局的新品牌果子熟了,据官方透露,品牌2024年市场份额实现同比851.07%的增长,仅次于东方树叶、三得利和康师傅。同样的追赶者还有茶小开、让茶、娃哈哈、东鹏饮料等。无糖茶市场也就此从过去的“两强争霸”,转入“一超多强”。

无糖茶混战,为何三得利会“受伤”?

这恰与三得利上新较慢有关。凌雁管理首席咨询师、餐饮及食品行业分析师林岳告诉有意思报告,“与大多数拥有百年历史的日企一样,三得利的战略节奏较为保守谨慎,主打一个多稳健、少试错”。

在竞争最激烈的2024年,无糖茶品牌茶小开上新数量为10个,果子熟了上新6个,娃哈哈上新5个,元气森林上新3个,都超过三得利的上新数量。

甚至在无糖茶产品涉及的茶种上,三得利也较为单一。大多数品牌的产品矩阵都覆盖了三个以上的茶种,包括乌龙茶、茉莉花茶、普洱茶、绿茶、龙井茶等。而三得利此前多年却更多聚焦于乌龙茶。

追赶者的频频上新,给三得利带来了一定冲击。林岳说:“现有的竞品虽与三得利仍有差距,但增速惊人。新兴品牌敢于大开脑洞,比如果子熟了用‘中国花+中国茶’的思路,减轻茶的苦涩感,包装也新颖,有复古元素,更加吸引新生代的眼球。”


图源:果子熟了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也有相似观点,他认为,果子熟了、让茶等后起之秀通过高频率上新和创新口味吸引年轻消费者,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对三得利造成了一定冲击和挑战。

因此,三得利加快无糖茶的上新节奏也就不难理解了。

下沉不易

不过饮料卖得好不好,从来都不只是靠上新。对于这家百年饮料巨头来说,真正的挑战是在渠道。

在这场无糖茶混战中,线下渠道尤为重要。

据亿欧智库,在消费者购买无糖茶渠道选择偏好中,线下场景占比81.5%,线上场景只占18.5%。其中,线下渠道又以便利店、商超和食品饮料专营店占比最多。

放在三得利身上,官方曾表示,品牌一方面采取更稳健的线下渠道策略,重点覆盖一二线城市,逐步拓展潜力城市,着重在便利店渠道;另一方面布局传统电商、兴趣电商、即时零售等线上渠道。

而如今,三得利深耕的一、二线城市尤其是华东地区,正在面临果子熟了、茶小开等新兴品牌的冲击。

詹军豪分析,在华东地区,果子熟了正在通过货架占领策略,缩小与三得利的差距,它在便利店的陈列量和曝光度不断提高,对三得利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有意思报告走访了上海市静安区的多家711和全家便利店,在无糖茶货架上,可以看到果子熟了的货架陈列量已经与东方树叶和三得利持平,甚至果子熟了常常摆放在与顾客视线平齐的第二列,无须弯腰就能第一时间被看到。


便利店无糖茶货架|高越 摄

“甚至这类新兴品牌还会通过与便利店合作、进行促销活动等方式提高曝光度。”詹军豪说。的确,据果子熟了联合创始人陈淼介绍,品牌会针对销售渠道的玩法做出创新,比如曾在清明节前发售15万瓶限量的明前龙井无糖茶,并将全家便利店作为独家渠道。

更大的挑战也在涌现。

在2025年上半年,无糖茶市场销售额已经连续两个月出现负增速。有观点认为,无糖茶已经进入存量阶段。因此在未来,三、四线城市以及下沉市场将会成为争夺的关键。

而这正是三得利优势不足的地方。林岳向有意思报告分析,三得利在华东、华南地区有优势,但在三线以下城市渠道覆盖率不足。性价比不够是一个问题,很多便利店觉得贵、卖不动,面对渠道强大的东方树叶,三得利优势不足。

的确,农夫山泉早已在全国建立起超过300万个终端网点,甚至有很多是下沉市场的便利店和夫妻店,组成了一个毛细血管状的渠道网络。

而三得利不仅渠道存在挑战,在下沉市场的品牌认知也还不够深刻。


图源:茶小开

周大鑫在青海某三线城市开了一家便利店,他店里的无糖茶进得最多的是东方树叶和果子熟了,各自占了两列货架。茶小开、元气森林相对进得比较少,两个品牌共同占据一列货架。而作为大品牌的三得利,她只进了少量的货,跟其他品牌挤在一列。

原因很简单,谁卖得好,就进货多。“店里卖得最好的还得是东方树叶,尤其是茉莉花茶,销量第一。”相对而言,果子熟了和茶小开也还可以,周大鑫说,“包装确实比较好看,单看外观的话,我可能只会进这两个品牌”。

至于三得利,周大鑫发现附近的顾客都不太爱买这个品牌,“大家不太认它,没东方树叶火,光看外表会觉得是不是有点苦”。这正是三得利在下沉市场面对的认知问题。

詹军豪认为,三得利需要加强下沉市场的渠道建设,与当地经销商合作,拓展夫妻店、小卖部等传统渠道,同时利用电商平台和即时零售渠道,扩大产品覆盖范围。

三得利,面对竞争激烈的无糖茶市场,还要再努力些。

转载之前请先阅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或合作,请点击这里
如果您加入壹览的讨论群,请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微信号:star_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