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百亿级美妆工厂要诞生了!
青眼| 2025-08-06 15:00:00
美妆,莹特丽,彩妆

作者/Cathy

出品/青眼

全球知名美妆代工厂Intercos莹特丽业绩又创新高。据莹特丽日前发布的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半年报显示,该集团净销售额为5.2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3.59亿元),同比增长5%,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6.1%。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除彩妆业务同比大增外,莹特丽旗下的护肤、头发和身体护理两大业务均呈下滑势态。

增速18%,彩妆占比重回六成以上

今年一季度,莹特丽净销售额取得了13%的不错增长,不过,在今年第二季度,该公司的净销售额却出现了小幅下滑。财报显示,今年Q2(2025年4-6月),莹特丽净销售额为22.75亿元,同比下滑1.7%,按固定汇率增长了0.5%。

莹特丽称,今年Q2净销售额微跌的主要原因即在于,身体与护理业务大幅下滑了30%至4.64亿元,此外护肤业务也微跌了2%,为3.57亿元。不过,同期该集团旗下彩妆业务的净销售额则录得14.61亿元,实现了13%的增长。

因此,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莹特丽的净销售额依旧实现了5%的同比增长,且调整后EBITDA为6.22亿元,同比增长16.5%。


▍截自莹特丽财报

青眼通过梳理莹特丽近五年上半年的业绩发现,该公司自2021年上半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业绩上涨的势态,其中在2023年上半年增幅最大,为32.7%。同时该年份也是莹特丽首次在上半年实现净销售额超40亿元大关。不过,从近两年的业绩表现来看,莹特丽的净销售额增幅正在逐渐放缓,增幅均未超过5%。


此外,从调整后EBITDA来看,莹特丽除2024年上半年录得5%的同比下降外,在其余4个年份里,该公司调整后EBITDA均录得正向增长,其中2023年增幅最高,为38%。

莹特丽表示,尽管受到市场环境波动和汇率不利的影响,但是,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的净销售额增长依旧超过了整体市场趋势。

从具体业务来看,今年上半年,莹特丽仅彩妆部门录得了18%的同比增长,净销售额为27.65亿元。护肤、头发与身体护理业务部门两个部门的净销售额则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尤其是头发与身体护理部门的净销售额同比下滑了15%,为9.46亿元。护肤业务则同比下滑了6%,录得6.47亿元。


▍截自莹特丽财报

众所周知,作为全球领先的美妆工厂,莹特丽以彩妆闻名。从该集团在近五年上半年的各部门业绩占比来看,在2021年至2023年的3个年份中,该公司的彩妆部门的净销售额占比均超过了60%,然而,去年上半年,该公司的彩妆业务占比却仅为57%,且出现了7个百分点的同比下滑。不过,今年上半年,莹特丽彩妆业务明显回升,业务占比也重回60%以上,达到了63%。


此外,从近五年的上半年来看,莹特丽旗下护肤业务的净销售额占比在15%-19%间徘徊;头发与身体护理部门的业绩占比则在18%至24%左右。

莹特丽表示,彩妆业务在今年前两个季度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全球所有地区都对该业务部门的业绩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跨国客户的表现优于其他客户群,该客户群在大众市场和高端细分市场均实现了同比增长。”

中国彩妆市场贡献大

新兴品牌业绩下滑

从地理区域来看,亚洲地区表现最为亮眼。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莹特丽在美洲和亚洲市场均实现了正向增长,其中亚洲市场增速最高,为16%。但该公司在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则录得1%的小幅下滑。


▍截自莹特丽财报

据悉,目前EMEA仍是莹特丽的第一大市场,今年上半年,该地区净销售额为21.67亿元,销售占比为49.7%。此外,该公司在亚洲市场的净销售额为9.71亿元销售占比为22.3%。而莹特丽美洲市场的净销售额则为12.21亿元,同比增长了9%,销售占比为28.1%,是莹特丽销售额占比排名第二的地区。

莹特丽在财报中尤其指出,“尽管亚洲市场在去年同期的销售额较高,但今年上半年依旧取得了较高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和韩国市场的稳健表现,尤其是在彩妆领域。此外,新兴品牌和跨国公司在今年前两个季度中也做出了显著贡献。”

值得关注的是,就今年上半年而言,在莹特丽三大客户类型中,跨国公司的业绩贡献依旧最高,为49.7%;其次是新兴品牌(43.5%)和零售商客户(6.8%)。

今年上半年,莹特丽旗下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和零售商客户的销售额均同比增长了18%,其中前者的净销售额为21.67亿元,后者的净销售额为2.95亿元。而来自新兴品牌的销售额却同比下滑了8%,净销售额为19.01亿元。


▍截自莹特丽财报

整体来看,莹特丽对跨国公司业绩的依赖较为明显。莹特丽称,跨国公司业务的强劲表现,主要归功于彩妆部门,其中在亚洲和美洲表现最为突出。“无论是高端还是大众市场均有所增长,且高端市场增长率更高。”

而对于新兴品牌业务的下滑,莹特丽也解释称,是在Q2期间,头发与身体护理业务的表现欠佳所致。“不过,在亚洲市场上,新兴品牌业务依旧表现良好,但在美洲市场比较疲软。”

可以看到的是,近年来,莹特丽在中国地区也与多个国货品牌进行了合作,如蜜丝婷、恋火、麦吉丽、黛莱皙、袋鼠妈妈、韩熙贞等。显然,与这些新兴品牌的合作,助力了莹特丽在亚洲地区的业绩增长。

加速东南亚市场布局

莹特丽称,当下,由于关税变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美妆品牌均持有较低的库存,这也是公司业绩面临一定压力的原因。但该公司认为,“这也意味着,任何潜在市场的反弹均有利于业绩的增长,今年我们在中国市场已看到了复苏的迹象,其上半年的增长率为3%。”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莹特丽还与利妍有限公司(MEIYUME)签署战略协议。后者是全球包装、制造及一站式解决方案领域的专家。据了解,此次协议的核心即是,莹特丽将成为利妍有限公司在印度尼西亚市场的独家内料产品供应商。根据协议,自2025年起,莹特丽中国公司将正式成为利妍有限公司内料及半成品产品的官方供应商。

莹特丽首席执行官Renato Semerari表示,上述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强化集团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市场的布局。“让我们的客户能够通过获得东南亚清真认证的可靠生产基地开展业务。”

有行业人士认为,莹特丽作为全球美妆代工头部企业,其拓展东南亚市场,与当下中国品牌集体出海东南亚市场的趋势可谓是一脉相承。

可以看到的是,美妆出海已成为了行业趋势,而东南亚则成为了不少国货美妆海外淘金的第一站。据悉,目前,珀莱雅、上美集团、巨子生物、贝泰妮、自然堂、福瑞达等多个国货美妆头部企业,均已陆续组建了专门团队拓展东南亚市场。

譬如,上月,福瑞达旗下核心品牌瑷尔博士的益生菌系列就全面进驻马来西亚屈臣氏300家门店;薇诺娜则是于2024年5月进入泰国市场;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也入驻了入驻马来西亚屈臣氏等主流渠道,并实现线上线下全链路覆盖。此前,珀莱雅则曾在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线上说明会上透露,“公司出海目前主要面向日本、东南亚地区等,以线上销售为主,还在探索和试水中。”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国货美妆出海,其对海外供应链的需求也将逐渐显现。而莹特丽加速布局东南亚市场即是顺势而为。

事实上,为了更加靠近全球各地的客户,及最大限度地缩短产品上市时间,莹特丽也在不断扩大全球供应链的布局。截至目前,莹特丽在全球设有12个研究中心、16个生产基地以及16个销售办事处。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发布一季报时,莹特丽曾预计2025财年的净销售额有望增长7%~9%。以该公司去年10.64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8.41亿元)的年净销售额来看,今年全年,莹特丽的净销售额有望达到94.64亿元~96.37亿元,距离百亿元大关近在咫尺。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莹特丽东南亚业务的扩张与市场复苏,该集团业绩再上新台阶也将志在必得。

(注:除财报截图与特殊说明外,文内货币均按今日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因汇率波动数据会有所差异。)

转载之前请先阅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或合作,请点击这里
如果您加入壹览的讨论群,请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微信号:star_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