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沃尔玛中国朱晓静,能当沃尔玛全球20%的家
蒙嘉怡| 2025-05-20 16:00:59
沃尔玛,朱晓静,山姆会员店

作者/蒙嘉怡

编辑/木鱼

出品/壹览商业

4月9日,在2025年沃尔玛投资者会议上,朱晓静作为中国区总裁、首席执行官登台分享,这既是她个人首次在全球资本舞台发声,更是沃尔玛入华29年来,首位站上该讲台的中国区CEO。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沃尔玛中国在沃尔玛全球的营收占比一直不到3%,可以说是无足轻重。但,这一时刻,不仅是朱晓静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时候重新思考沃尔玛中国在沃尔玛全球中的市场地位了。

朱晓静与沃尔玛中国

朱晓静能在如此特殊的场合亮相,与沃尔玛中国的高速增长密不可分。

回顾沃尔玛中国的发展历程,从1996年入华开始,到朱晓静加入沃尔玛之前,共完成了7次换帅,甚至从2012年开始,每隔两年换一次CEO。2020年5月,沃尔玛中国任命朱晓静为总裁及首席执行官,她既是担任这项职务的首位中国大陆籍高管,也是首位女性CEO。

频繁换帅显示沃尔玛对国内市场的坐立不安,朱晓静成为沃尔玛求来的最能拿出手的底牌,事实证明,朱晓静没有让沃尔玛失望,在她的带领下,沃尔玛中国业绩斐然。

沃尔玛2026财年一季报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的季度,沃尔玛全球净销售额1656亿美元,其中,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67亿美元,同比增长22.5%,远超全球2.5%的营收增速。

在核心业务板块中,中国山姆会员店的表现尤为突出。

从增速看,作为沃尔玛三大主要业务之一,山姆会员店(主要包括美国和波多黎各的山姆会员店)一季度同店销售增长6.7%,交易量增长4.8%,会员收入增长9.6%。其中,山姆美国业务总销售额达到221亿美元,同比增长2.9%,剔除燃油后增长5.5%。而沃尔玛首席财务官John David Rainey在业绩会上透露,上季度,来自中国山姆会员店的会费收入增长超40%。

从单店表现看,据《商业观察家》报道,2024年,中国山姆53家门店全渠道销售额达1005亿元人民币,单店业绩达18.96亿元。同期,美国约有600家山姆门店,总营收达902亿美元,以此计算,美国山姆单店业绩达1.50亿美元,按年度平均汇率计算,单店业绩约为10.71亿元,低于中国区业绩。朱晓静还透露,门店单店年销售额超5亿美元(超30亿元)的“超级门店”增至8家。

此外,中国电商业务表现强劲。一季报显示,沃尔玛全球电商销售增长22%,其中,中国电商业务净销售额增长34%。而这已经是中国电商业务连续5个季度保持超20%增速增长,目前中国电商业务渗透率接近50%。

然而,财报数据显示,沃尔玛中国对全球营收的贡献始终徘徊在3%以下,即便在增速去年,也堪堪到2.98%,因此单从数据考量,这一占比对沃尔玛全球业务的直接影响微乎其微。


但朱晓静能登上全球投资者会议讲台、中国区业务被高层反复提及,都在传递一个信号:沃尔玛中国的价值早已超越账面数字,其在战略布局、市场潜力、创新探索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深层意义。

壹览商业认为,尽管沃尔玛中国营收占比始终低于3%,但其战略影响力早已突破账面数字。沃尔玛中国和朱晓静其对沃尔玛全球业务的实质影响力或达20%,原因有三:

中国零售业态迭代的“超级实验室”

从20世纪90年代外资商超入华带来的连锁经营启蒙,到21世纪初,电商爆发引发的线上线下业态重构,再到近十年前置仓、无人零售、社区团购、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模式的密集涌现,中国用30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百年的零售进化史。

飞速发展催生了复杂的竞争环境,倒逼沃尔玛中国加速迭代应对挑战。在多年进化中,沃尔玛中国早已深度参与并引领中国零售行业的发展,也为沃尔玛全球提供了重要样本。

以山姆会员店为例,早在2010年,山姆开始布局线上业务,开通线上购物渠道;2014年上线山姆会员商店APP;2016年,启动与线上电商平台的合作,入驻京东平台,并使用京东物流仓储体系配送商品;2018年,成为首个入驻京东到家的付费会员商家,推出一小时送达服务,与此同时,山姆也开始布局前置仓。

在2025年沃尔玛投资大会上,朱晓静透露,春节销售季期间,中国山姆店会员数量增长35%,而这得益于山姆会员店的云仓模式,通过布局近500个前置仓,日均订单达1000单,山姆的线上销售占比达50%以上,超过80%的订单能在一小时内送达,平均配送时间不到40分钟。

这一模式也被反向输出至美国市场,2023年,沃尔玛全球首席执行官董明伦说:“我们的中国团队在那里经营着一些世界上最令人难以置信的山姆会员店,并继续在数字渗透和创新方面担任我们的领导者。”

最新季报显示,沃尔玛美国同店销售增长4.5%,其中电商贡献达3.5个百分点。而电商订单中,约1/3为3小时内“即时需求”,93%的美国家庭已可享受3小时极速送达服务;山姆美国的电商销售增长27%,送货订单增长约160%。

“前置仓”和“即时零售”的风还是吹到了美国,这种中国经验、全球复制的链路,正是沃尔玛中国超越财务贡献的核心价值之一。

沃尔玛全球商品供应链对中国形成深度依赖

董明伦曾表示,公司在美国有约三分之一的商品依赖进口,主要来自中国和墨西哥。


另据Import Yeti数据,沃尔玛在2023年1月至8月间有60%的货物来自中国。按此计算,沃尔玛全球商品库中,近20%源自中国供应链。

尽管沃尔玛推进“去中国化”(扶持美墨越供应链),但中国制造在成本、效率、技术上仍具壁垒,短期难以替代。从供应链安全维度出发,中国区实质权重很可能接近20%。

这种深度绑定在今年的关税博弈中显露无遗。2月初,特朗普针对中国进行过一轮关税进攻,称要对中国征收合计20%的关税,4月2日生效。3月11日,沃尔玛给所有中国供应商发了通知,要求中国供应商在特朗普的20%关税生效后承担所有关税,否则就将不再接受中国供应商的供货,用词相当强硬。当时引发了强烈的舆论反响和抗议,中国商务部也直接约谈了沃尔玛。

而后,当地时间4月21日,沃尔玛等三家美国零售巨头的CEO去白宫和特朗普会面,会谈结果保密,但会后,沃尔玛开始非正式地通过货代通知供应商陆续准备出货。4月26日,沃尔玛正式发布通知,要求中国供应商发货,至于关税则由沃尔玛自行承担。

值得一提的是,5月15日,沃尔玛首席执行官道格·麦克米利恩表示,沃尔玛无法消化关税带来的所有压力,更高的关税将导致更高的价格;5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文,称沃尔玛应该承担美国关税政策所带来的额外成本,而不是把成本“转嫁给尊贵的顾客”;沃尔玛发言人当天表明公司会尽可能长时间维持商品低价,并特别指出“零售业的利润率本就十分微薄”。双方你来我往的“互呛”,也暴露出供应链“去中国化”与实际需求的割裂。

中国门店也是沃尔玛抵制新疆棉的“桥头堡”

2021年,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涉疆法案,禁止新疆产品进口美国,除非企业能提供“明确且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产品非由所谓的“强迫劳动”制造。尽管中国外交部对该法案表示强烈愤慨、坚决反对,但作为美国企业,沃尔玛还是下架了新疆商品,这当然包括沃尔玛中国。

时至今日,在山姆APP搜索“新疆棉”,依旧是“没有找到相关商品”;沃尔玛APP上,虽有关联产品,但商品产地要么没有标注,要么与新疆八竿子打不着——当开在中国本土的超市都能对新疆棉“脱敏”,其他地区的沃尔玛门店又岂会主动“认账”?这种操作,既规避直接对抗,又无形完成了对于沃尔玛全球的政治站队。


从左至右,分别为山姆APP、沃尔玛APP、沃尔玛“新疆棉”关联产品

可以说,朱晓静的登台,本质上是中国“超市场价值”的投射——当零售模式创新地、供应链安全压舱石、地缘政治支点三重角色叠加,沃尔玛中国的战略价值已无法用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来衡量,而是在博弈中,构建起一套属于自己的“第二估值体系”。

转载之前请先阅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或合作,请点击这里
如果您加入壹览的讨论群,请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微信号:star_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