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定制化妆品”乱象成灾
青眼| 2022-12-31 05:00:23
定制化妆品新消费


出品/青眼

作者/ZR

“一人一方,‘定制’专属你的美白霜。按你的要求,解决问题。”近日,据多家媒体公开报道,当前宣称“私人定制”的化妆品在网购平台和一些直播间异常火爆,卖家通过定制化的方案、有针对性的配比以及所谓的惊人效果,让买家“激情”下单。

青眼号外调查发现,目前线上平台绝大多数提供化妆品定制服务的商家,都宣称可定制美白、祛斑类产品。有行业人士指出,“今年政策放松的是普通化妆品的定制化。一些卖此类定制化的特殊化妆品的商家,或因违反政策法规遭到处罚。”

01 定制产品泛滥,价格高至万元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定制化妆品大致可分为功效定制(模块化化妆品)和成分定制(独一性化妆品)。功效定制模式主要体现为不同功效化妆品的搭配及组成,主要依赖于模块化产品的选择范围。而成分定制模式更凸显其可提供独创原料,打造独一性化妆品,以满足个体多样性需求,并无限接近“一人一方”的理念。

但无论哪种模式,定制化妆品都是需要根据消费者的个人品味和皮肤需求进行搭配调整,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消费者对私人性和专属性的情感需求。正因如此,一直以来定制化妆品都备受消费者追捧,从线下化妆品店、美容院,到线上网店、直播间,这股风也越吹越大,让这个领域越发鱼龙混杂。

青眼号外调查发现,在淘宝、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上,有不少店铺在售卖私人定制的护肤品,产品品类包含水、乳液、精华、洗面奶、面膜、防晒霜等,宣称功效涉及补水、紧致、祛斑祛痘、美白等,价格最低不到百元,最高的则达到了14800元。

可以看到,仅从产品涵盖的品类和功效宣称的种类来看,定制化妆品与规模化生产的化妆品已相差无几。那么,从产品本身来看,线上店铺售卖的定制化妆品又是否靠谱呢?

在淘宝平台,青眼号外随机选取了一家提供定制化妆品服务的C店商家进行询问。据商家介绍,消费者定制化妆品,首选需要描述其皮肤状态及需求,最好提供素颜照片,然后商家会根据皮肤状态和要求进行一对一量肤定制。因为需要调制、制备的时间,交货日期一般在2-7天。

此外,根据定制产品的品类、功效的差异,价格上也存在波动。比如该店铺展示的美白系列产品定制价格在108元-238元不等,单价较高的是面霜、眼霜产品。另据店铺客服介绍,根据顾客需求,其还可在单一产品中搭配多个功效,同时满足如美白、祛痘、补水的需求。

而在抖音平台,同样有大量与定制化妆品有关的直播与商品。青眼号外以“定制护肤”为关键词在抖音上检索,发现了一家名为“x姐泥膜坊”的定制化妆品店铺正在进行直播。

在直播间内,主播正对着镜头,将一些材料倒入碗中进行手工调制搅拌。据该主播描述,其正在为顾客调制面膜产品,并表示“你把素颜照发给客服,我们会为你分析皮肤状态,什么麻麻点点多、敏敏、丝丝(或指痘印、敏感肌、红血丝等)都能改善。”

02 “既不安全又涉嫌违法”

定制化妆品在线上平台蔚然成风,其销售模式、产品究竟合不合规?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1月,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了《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开展化妆品个性化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在部分地区开展化妆品个性化服务试点工作,这意味着定制化妆品迎来政策面的鼓励和支持。

但政策放松,却并不代表上述店铺销售模式的合规。《通知》明确指出,试点实施个性化服务的化妆品产品应当为普通化妆品,不包括特殊化妆品、儿童化妆品和使用新原料的化妆品。而青眼号外调查发现,目前线上平台绝大多数提供化妆品定制服务的商家,都宣称可定制美白、祛斑类产品。

也就是说,如果商家售卖定制化的特殊用途化妆品,有很大可能会因销售“未经注册备案的化妆品”受到处罚。

此外,《通知》还对个性化服务试点企业有着严格的准入门槛,譬如需要“规模以上企业且信誉良好;有自主生产能力和较强的研发能力;有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但以上文抖音“x姐泥膜坊”店铺为例,据该店铺公开的营业执照内容显示,其为一家名叫“袁州区本桦商贸店”的个体商户,成立时间为2022年9月12日。显然,该店铺作为定制化妆品的销售方,并不具有《通知》要求的行业准入门槛。

从定制化妆品相关规定看,目前线上销售该类产品的店铺多涉嫌违规。且从产品本身看,这类店铺销售的产品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及违规现象。针对“x姐泥膜坊”手工调制产品的行为,有行业资深人士就表示,“手工调制的化妆品,无论是从加工环境还是配方配伍来看,都不可能达到消费者想要的标准,产品质量完全无法得到保障。”事实上,《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也明确规定,化妆品经营者不得自行配制化妆品。

此外,在淘宝一家名为“xx堂护肤品高端定制”的店铺中,商家还宣称产品是由“纯药材手工熬制,没有任何稀释和勾兑”,其精华液产品能“完全贴合面部皮肤细胞,达到瞬间吸收的效果”,且“皆为食用级标准”,还可为“激素依赖性皮炎定制”……

无论是使用医疗用语还是极限词汇,或是“食用级”等词汇,该商家的宣称显然涉嫌违规。其中,《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中就有“化妆品广告不得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的相关规定。且国家药监局也曾发文强调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

03 亟需监管规范

从市场需求来看,当代年轻女性对个性化、私人化的追求,使得化妆品定制成为了一种消费细分趋势。据市场调研机构InsightAce Analytic发布的数据显示,新一代定制化美妆市场的规模在2019年已达到2650亿元,并将在2028年超过5000亿元。

但在当前的中国化妆品市场中,根据现有法规,定制产品面对的受众更为细分,且仍需要像普通化妆品一样进行备案、检测、功效评价、拓展产品线,从零开始......这使得其生产过程十分复杂,从成本上考量,定制化妆品势必会让一些企业望而却步(详见青眼号外文章《首批“定制化妆品”试点企业要来了!》)。

科丝美诗(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申英杰就告诉青眼号外,“科丝美诗一直想做的是给每个人不同的配方,但每个配方都要送检和出报告书,目前的成本高到无法实现商业化。”

因此,定制化妆品虽然是目前行业内的一股新风潮,但真正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入局的企业仍是少数。上海兰美仪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樊俊也表示,这两年疫情的影响,做“定制化妆品”的品牌并不多。

需求大,市场集中度低,自然也给了一些小工厂、小作坊钻空子的机会。“还是有关部门的监管和平台治理的不到位。”针对定制化妆品在网络平台的乱象,某代工企业负责人如是表示。

对此,也有公开分析认为,在产品的抽检制度中,由于监督检查部门在人力和技术上均具有局限性,导致漏网之鱼占绝大部分,一些不法企业存在侥幸心理,既想要通过“定制”博取眼球和销量,又想躲过报备和质检抽查。

总的来说,私人定制化妆品亟待依法治乱。有关部门在开展化妆品个性化服务试点工作的同时,也要防止违法的私人定制化妆品“滥竽充数”,浑水摸鱼。也只有如此,才能为定制化妆品市场的蓬勃发展扫清障碍。

转载之前请先阅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或合作,请点击这里
如果您加入壹览的讨论群,请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微信号:star_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