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中国化妆品原料最大收购诞生!
青眼| 2025-07-23 14:34:25
美妆,环球新材国际,德国默克

作者/Cathy

出品/青眼

7月21日,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全票审议通过了拟以6.6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5.84亿元)收购德国默克集团(下称德国默克)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的决议案,该交易预计今年七月底交割。

这也意味着,这笔国内化妆品原料最大的收购案已接近尾声。

56亿元,加速全球化布局

公开信息显示,环球新材国际是专注于表面性能材料以及珠光材料领域的制造商,其前身为2011年成立的广西七色珠光效应材料有限公司。在经过股份制改革等一系列变革与发展后,环球新材国际早在2019年就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珠光颜料生产商,并正式于2021年7月16日在港交所上市。

早在2023年6月,业界就有消息传出称,“环球新材国际将以1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83.98亿元)的价格收购德国默克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去年7月,环球新材国际正式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德国默克集团签订协议,将收购德国默克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不过,正式收购价并不是与此前传闻的10亿欧元,而是6.6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5.84亿元)。彼时,环球新材国际透露称,“这项收购预计将在2025年完成”。

直至昨日环球新材国际发布最新公告称,公司拟收购德国默克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的决议案获100%赞成票通过。该公司称,该交易预计在本月底交割。也就是说,这项收购已接近尾声。


▍截自环球新材国际公告

根据公告,此次交易的标的资产涵盖默克集团在德国、日本、美国的7家子公司,业务横跨18个国家,主要供用于涂料、化妆品和工业的表面解决方案。默克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 2022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4.3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6.36亿元 )、4.0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4.01亿元 )和4.0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3.76亿元 )。其中,化妆品产品收入分别为1.5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3.18亿元)、1.57亿欧元及1.4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43亿元)。


▍截自环球新材国际公告

毫无疑问,此次收购对于环球新材国际而言,是一个“大手笔”。

根据环球新材国际财报显示,2024年,该公司营收为16.49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并购标的的营收体量几乎是该公司营收体量的2倍。而从近56亿元的收购金额来看,环球新材国际则是用了超3年的营业收入来促成这笔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这笔交易也是国内化妆品原料领域金额最大的一笔收购案。

那么,环球新材国际为何要“大手笔”并购默克集团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对此,该公司董事会主席苏尔田在股东会上表示,“目前集团市场重心主要集中在中国及韩国。本次交易将使公司获得默克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在欧美及亚洲主要国家构建的销售网络、客户资源与全球品牌影响力。”

据介绍,环球新材国际希望通过收购默克集团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借助后者成熟的跨境电商渠道与本地服务体系,实现更高效的国际客户触达,优化全球供应链,加速全球化布局。

向高端化妆品解决方案体系延伸

公开信息显示,德国默克成立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1668年,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目前德国默克是一家包含了生命科学、医药健康、电子科技三大业务部门,业务范围遍布全球的跨国集团公司。同时,该集团也是化妆品领域知名的原料生产商,与欧莱雅、雅诗兰黛、宝洁、联合利华、百雀羚等国内外美妆品牌进行过合作。

据了解,此次收购事项中的表面解决方案业务即是隶属于德国默克电子科技业务部门旗下,专注提供用于涂料、化妆品和工业的表面解决方案,在高品质珠光颜料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且在全球汽车和化妆品市场的影响力尤为显著。公开资料显示,德国默克在珠光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深厚,其在珠光材料领域具有拥有数百项专利。

另据德国默克官网显示,公司旗下的美妆产品共200多个,其中包括了化妆品珠光颜料、化妆品活性成分、功能性填料。同时,默克还拥有最大的基于基材和包覆技术的化妆品颜料组合,此外,该公司生产的活性成分,则包含了保湿、美白、抗老等多种功效;防晒产品线产品则涵盖了无机防晒剂、有机防晒剂及包裹型防晒剂等。

值得一提的是,珠光颜料即是环球新材国际的主营业务。据悉,珠光颜料具有较高的色彩饱和度,在眼影、唇膏、粉底、眼线等彩妆中的应用十分普遍。该公司所生产的珠光颜料产品,大致包括了天然云母基珠光颜料产品、合成云母基珠光颜料产品、玻璃片基珠光颜料产品和氧化硅基珠光颜料产品,也生产合成云母粉。其产品主要用于汽车涂料、化妆品、工业涂料、塑料、纺织品等行业。

据了解,环球新材国际以“七色珠光”品牌在市场立足,覆盖中国及亚洲(不包括中国)、欧洲、非洲及南美洲超过30个国家及地区。

近年来,环球新材国际收益节节攀升。财报显示,在2020年至2024年的五年时间里,公司的营收分别为5.69亿元、6.67亿元、9.17亿元、10.64亿元、16.49亿元。

如上文所述,除珠光颜料外,环球新材国际收购的目标公司旗下的产品还包括了化妆品活性成分,部分工业功能性产品和原材料等。

因此,对于收购完成后将如何有效整合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也成为关注焦点。对此,环球新材国际的管理层表示,“德国默克的表面解决方案业务将利用环球新材国际生产的合成云母原料,逐步替代默克依赖的天然云母。此外,公司后续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整合德国默克的表面解决方案业务在化妆品活性物领域的产品与研发能力,向高端化妆品解决方案体系延伸。”

不难发现,此次收购与化妆品领域联系紧密,不仅有利于环球新材国际进一步夯实其在珠光原料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也也将助力该公司扩大在化妆品原料的研发生产与市场份额。

美妆上游供应链现“收购潮”

值得关注的是,除环球新材国际收购德国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迎来新进展外,7月21日,全球私募投资巨头KKR也与全球私募股权公司TPG达成收购协议,前者将以8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1.35亿元)收购后者其持有的韩国化妆品包材商三和株式会社(Samhwa Co.)100%股份。

而就在上月27日,奇华顿官网也发布消息称,正在收购巴西供应商Vollmens Fragrance Ltdas的多数股权。

据青眼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全球美妆上游企业已至少发生了12起收购案,涉及化妆品原料商、香料香精巨头、原料分销商、代工厂、包材商。具体来看,根据已披露的收购金额来看,这12起收购案中,收购金额最高的是,瑞士精细化学品专家科莱恩集团从国际香精香料集团IFF手中买下了加拿大化妆品原料公司Lucas Meyer Cosmetics,收购价为8.1美元(约合人民币58.11亿元)。其次,即是此次环球新材国际收购德国默克集团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


而收购最为频繁的则当属奇华顿,根据梳理,2023年1月至今,该公司已至少发起/完成了3项收购,收购标的包含了巴西供应商Vollmens Fragrance Ltdas的多数股权、意大利创新公司b.kolormakeup & skincare公司、合成生物头部企业Amyris旗下主要化妆品原料业务组合等。

此外,在美妆原料巨头中,德之馨于2023年2月收购了以色列生物技术公司Synergio少数股权。据悉,Synergio专注于使用先进的植物技术,开发下一代植物生物活性物质,为个护和美容护理行业提供天然、健康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而这其中,环球新材国际则是中国上游供应链企业反向收购海外企业的典型代表。据悉,该公司在收购德国默克表面活性业务之前,即2023年1月,就宣布拟以85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4亿元)收购韩国最大珠光材料公司CQV部分42.45%的股份,并成为CQV的第一大股东后。该项交易已于2023年8月收割完成。

此外,不少上游企业也在收购品牌。譬如,2023年2月,国内化妆品代工企业倍加洁宣布拟以4.71亿元收购薇美姿16.4967%的股权,该交易已于同年11月完成。

可以看到的是,一场美妆上游供应链整合潮正在席卷而来。事实上,放眼全球,不论是化妆品原料巨头亦或是品牌巨头,无一不是通过收购、合并的方式做大做强。有行业资深人士即表示,由于原料商的细分产品线很多,如果企业要进入新的领域,研发难度很高,而收购即是最佳的扩张方式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美妆上游的收购潮已经从国际巨头延续到了中国企业和中国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原料产业正在崛起;另一方面,在美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无论是国际企业还是本土企业,想要屹立不倒,不断收购即是必然之举。

注:除财报截图与特殊说明外,文内货币均按今日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因汇率波动数据会有所差异。

转载之前请先阅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或合作,请点击这里
如果您加入壹览的讨论群,请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微信号:star_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