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神话破灭:行业第一股面临群体起诉,肯德基、星巴克也带不动它
快消| 2023-05-25 14:30:14
BeyondMeat植物肉餐饮

来源/快消

作者/任子勋

图/壹览商业

曾经的植物肉明星企业Beyond Meat如今被投资者们诉讼“围攻”。后者称,Beyond Meat误导了他们对于公司前景的判断。那么,植物肉究竟路在何方?

节节失利

“植物肉第一股”Beyond Meat的光环正日渐黯淡。

近日,海外多位投资者对Beyond Meat提起诉讼。投资者指出,以公司CEO Ethan Brown为代表的多位高管通过虚假和误导性的陈述和遗漏,抬高了公司股价,欺骗了投资者。

Beyond Meat曾向外界描绘了一个食品工业美梦:一款味道能比拟真肉的人造肉产品,不仅健康环保还能解决粮食问题。然而,近些年来Beyond Meat的发展屡屡受挫,距离愿景也越发遥远。

根据其最新年报,2022年,该公司净收入4.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47亿元),同比下滑9.91%;净亏损3.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8亿元),已连续三年亏损,亏损幅度同比扩大101.1%。

尤其是在产品品质层面,Beyond Meat正受到更多质疑。去年十月,美国出现多起针对Beyond Meat的集体诉讼。诉讼指出,Beyond Meat夸大了蛋白质含量和质量,误导性地将其描述为与传统肉类食品具有等同营养。

常年不振的业绩以及各种争议,让Beyond Meat的股价一路下滑。目前,Beyond Meat每股价格为10.85美元,市值仅为6.97亿美元。而在2019年上市之初,其股价一度冲至239.71美元,市值最高达到约120亿美元。

如今,Beyond Meat的业绩还面临进一步下滑的风险。中国作为一大肉类消费市场,曾备受Beyond Meat看重。但Beyond Meat在国内的布局情况当下并不明朗。

在零售渠道,Beyond Meat过去三年曾在山姆、盒马、罗森等商超及便利店推出了植物基汉堡饼、植物基便当等产品;在餐饮渠道,其曾与肯德基、麦当劳及星巴克等合作推出了植物基三明治、炸鸡块等产品。然而,快消君注意到无论是在肯德基、星巴克还是盒马与罗森,都再难见到其产品身影。

Beyond Meat客服表示,目前,线下仅有山姆能购买到公司产品。Beyond Meat的财报显示,过去一年其在海外零售及餐饮渠道的净收入分别下降了2060万美元与940万美元。

注定“失败”

在植物肉行业人士看来,Beyond Meat的困局或源于成立之始所选择的定位。

对方向快消君指出,植物肉本质上是植物蛋白食品。植物蛋白企业的目标应该是在当下给消费者提供一种实惠的替代蛋白选择。“目前,植物蛋白产品最合适的方向还是休闲零食以及烘焙。植物肉至少还需要10-20年的时间才能逐渐被市场认可。”

实际情况是,以Beyond Meat为代表的企业一开始便选择了主打植物肉品类。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植物肉如何兼顾口味与价格。

以Beyond Meat为例,目前其在山姆APP上仍在售的植物基汉堡饼8片共904克定价超过97元。而在盒马APP上,某进口原切牛肉饼的价格经换算后对标价格约为63元,远低于前者。

过高的价格让普通消费者难以在植物肉上产生持续复购。生肉产业研究人士向快消君指出,当下传统肉类的销售尚有阻力。消费者没有足够的动力花费更高的成本去购买人工合成肉。

事实上,对于更有消费能力、价格敏感度较低的消费人群来说,植物肉也未必会成为刚需。“部分高端消费人群可能会为环保理念买单。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必须要通过购买植物肉的方式。事实上,高端消费人群在肉制品上往往更爱追求有机天然与健康。”前述行业人士表示。

如今在美国以外地区,Beyond Meat正试图将生产线布局到地方来缓解成本压力。2021年,Beyond Meat在嘉兴建立了国内首家工厂。然而,海外机构Tangerine Capital指出,因缺乏竞争优势和管理不善等问题,Beyond Meat没有办法将品牌变成护城河并获得定价权。

换言之,定价问题制约着Beyond Meat的发展。目前,国内植物肉品牌通常采用B端及C端业务相结合的打法:通过与餐饮企业合作打响品牌自身,同时消费者也能在电商平台或商超等渠道直接购买到产品。可成本问题让餐饮企业望而却步。

“与餐企合作有两个关键点:价格与需求。当市场对植物肉需求不高时,植物肉企业只能通过价格来撬动合作,可在这点上,它们恰恰不占优势。餐饮企业没有办法通过这类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好吃又有性价比的体验。”植物肉行业人士表示。

快消君了解到,尤其是中小餐饮企业对植物肉的态度比头部餐饮企业更加保守。一位汉堡品牌创始人告诉快消君,企业没有宽裕的资金来教育市场接受植物肉汉堡。“只有当大公司都去做了,行业的趋势和机会非常清楚时,我们才敢跟进。”对方表示。

截至目前,想在国内餐饮渠道找到Beyond Meat并不容易。据媒体报道,因销量欠佳Beyond Meat最终未能与肯德基等企业继续合作。快消君向肯德基方面求证。对此,后者并未给予回应。

快消君了解到,如今国内部分西餐厅在植物肉原材料上往往采购量有限,在部分品牌处通常每月以数十公斤计。这意味着,部分品牌即便和100家餐饮企业达成合作,按照一吨三至四千元的价格计算,一个月能带来的营收也仅数万元。

何去何从

Beyond Meat正努力追求正向现金流。

今年五月中,Beyond Meat针对美国市场公布了新品Neyond Smashable Burger。这款产品被普遍认为是针对较小餐饮经营者推出,主打低端小汉堡。

在国内,曾紧随Beyond Meat及植物肉风口的各企业已纷纷开始调整,寻找能支撑企业长期发展的打法。

除了肉创始人姜涛告诉快消君,已将重心转向蛋白类零食。在今年第一季度末,除了肉与均瑶集团旗下均瑶健康展开合作,围绕后者在功能性益生菌方面的优势,推出了功能性蛋白零食饼干。快消君获悉,该饼干日销最高超过15万元,正逐步成为除了肉的新增长点。

快消君注意到,国内其他植物肉品牌比如星期零、妙鲜,则将重心放在深耕素食人群、或者关注轻食代餐等健康生活方式的消费者身上。

改变认知成为当下行业关键词之一。“现在谈环保主题为时尚早。”姜涛表示,企业生存是第一要位,首先应让消费者知道为什么应该选择这类产品,这类产品的特点是什么。

作为科技产物,植物肉想取得消费者信任是一条漫长道路。消费者忌讳“科技与狠活”,而植物肉行业现仍缺乏与之相对应的监管政策。一位消费行业人士告诉快消君,植物蛋白合成产品在口感上势必不如动物蛋白产品,为了能让消费者在口味上更好地接受,势必需要添加物,由此容易带来更多健康方面的争议。

植物肉品牌的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今年初,Beyond Meat CEO宣布公司2023年目标不再是增长销售额而是在下半年取得正向现金流。对于2023年整体表现预期,Beyond Meat认为销售额或进一步萎缩,同比下降1%-10%。

姜涛则认为,通过和更多健康领域头部企业合作,结合对方的技术特长来打造新品会成为新出路。

对于这一赛道,他向快消君表示,关键还是看选择怎样的产品形态。“植物基饮品归根结底无非是奶和饮料的形式,而植物基食品可以做的方向很多。如何把原材料用好是行业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转载之前请先阅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或合作,请点击这里
如果您加入壹览的讨论群,请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微信号:star_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