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火爆赛道停摆:今年1个订单都没有
铅笔道| 2022-07-28 20:09:06
互联网家政轻松到家


出品/铅笔道 

作者/韩希言

自称是“家政行业前三”的企业“暴雷”了。

日前,家政O2O平台“轻松到家”表示因公司资金链断裂,暂停全部业务销售、交付。一纸情况说明,留下大批用户、供应商、员工面面相觑,剧情又到了熟悉的一环:维权。

大多数人都认为,轻松到家的病因是O2O低价补贴的模式,造成了现在轻松到家的“失速”。当没有资本输血以及预付款模式崩盘,倒下是自然而然的事。

不过,疫情也确实起到了加速死亡的作用。疫情这三年,家政行业无疑是重灾区,一位前创业者告诉铅笔道,“活下来的只有寥寥几家,而且基本都是头部品牌。”

活下来的关键其实也就是最“俗”的关于钱的问题。就像疫情刚开始爆发时,一批创投圈大佬质问创业者:如果停摆几个月甚至更久,你的企业能够坚持多久?

当然,企业本身也需要变通。当行业现有的缺陷人尽皆知的时候,如何把项目经营的“叫好”又“叫座”?

- 01 -官宣“暴雷”

家政O2O平台“轻松到家”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7月17日晚间,轻松到家官方平台发布暂停交付情况说明,表示因公司资金链断裂,整体负面的信息发酵对企业销售及交付带来沉重打击。“基于对广大用户负责,经公司研究决定,2022年7月18日起暂停全部业务销售、交付,恢复时间待定。”

通俗点说,就是官宣“暴雷”。

虽然轻松到家表示,对于用户、供应商、员工的债务也在整理清算,根据公司资本运作情况进行逐步偿还,可以添加企微二维码进行账单确认及后续跟踪。

然而讽刺的是,多位维权者发现,声明中的官方管家微信根本无法添加,显示“对方账号异常”。

很难想象,此前还自称是“家政行业前三”的轻松到家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根据公开信息,深圳市轻松到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14年,已为超过200万家庭用户提供家庭服务。据悉,轻松到家如今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六个城市,办公室员工超600人,自营技师超5000人,每月交付订单超过10万单。

企查查数据还显示,轻松到家自2014年起共获得微光创投、祥峰资本、光信资本等机构以及天使投资人吴宵光个人共计6轮融资。公司官网的企业介绍页面上还显示,其总计获得了1.5亿元的投资,香港明星曾志伟也是其投资人之一。不过公开信息显示,其最近一笔融资来自于2018年6月天津远致投资和深圳资本的1140万元定向增发。

作为成功从O2O创业潮中存活下来的企业,轻松到家在2017年11月挂牌新三板时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然而,峰顶之后就要迎来下坡路。由于连续亏损、业绩不佳,不到两年时间,轻松到家就终止挂牌。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5月份开始。网上就出现了大量“轻松到家跑路”“轻松到家集资诈骗”的传言。轻松到家则表示这些都是不实信息,并且这些信息集中煽动了技师离职、用户退款,让公司本就困难的经营雪上加霜。

如今,轻松到家官方平台的微博,依旧是一则针对相关消息的置顶声明,表示称其“不会跑路,轻松到家会对客户负责到底!”

然而轻松到家在多次辟谣、全面提价后,经营困难的局面仍在继续。

“被这家公司拉黑了,拒不退款”、“退款要排到2023年11月”、“拖欠了阿姨们五个月的工资”。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不少用户、员工、供应商集中投诉轻松到家退款难、拖欠工资等问题。

就连轻松到家总部,也因拖欠租金被物业查封:物业告示显示,截至7月13日,轻松到家已逾期38天未缴纳租金,拖欠租金34.4万元,产生违约金合计7918元。从用户、员工、加盟商到物业方,都成为该公司资金链断裂后的直接受害者。

- 02 -“活下来的只有寥寥几家”

剖析轻松到家的病因,行业分析师、投资人们的关系大多一致:O2O低价补贴的模式,造成了现在轻松到家的“失速”。

实际上,直至停止运营的前夕,轻松到家仍然靠低价策略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平均收20多元一小时,但是付给阿姨的是30-35元每小时,用的依然是低价补贴市场的模式。”有轻松到家的前员工表示道。

如何弥补亏空?一开始,轻松到家还能有资本输血,但是在最近几年,互联网家政平台已经不受资本青睐了。2020年中国互联网家政服务行业融资金额为5.2亿元,较2019年减少了5.90亿元,同比减53.15%,2021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家政服务行业融资金额虽然达到4.7亿元,但更让人注意的是,2021年上半年最高单笔融资仅0.67亿元。

也因此,轻松到家会采取疯狂营销,向用户出售保洁、做饭套餐包,收取预付款的措施。最后,轻松到家也和前辈们一样,走到了崩盘的这一天。

如果说低价补贴的模式是病因的话,疫情则是导火索,家政行业实际上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

新冠疫情使家政工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之一,许多人失去了工作和生计。而对于整个家政服务平台来说,疫情的影响是不容忽略的,很多家庭都守在家里面,对家政的需求相对弱,且存在疫情传播风险,会有所顾忌。

“有时候,本来和雇主商量好,等疫情好转就安排阿姨上门,可是等过段时间,就被雇主以‘外人来家不安全’等理由拒绝了。”一位前家政行业的从业者告诉铅笔道,疫情这几年,看到身边太多的初创公司倒下或者转型,也包括了他自己经营了4年的创业项目,活下来的只有寥寥几家,基本都是头部品牌。

尤其是今年春天,自北京疫情开始以来,有的家政公司甚至连一个订单也没有。

家政这个行业真的不好做。这位从业者介绍,很多行业不同的是,娱乐、培训教育可以通过在线化完成转型,餐饮、零售可以通过无接触配送来解决,但是家政必须要进家入户,要人与人接触,这种服务方式无法改变。

所以当疫情这只黑天鹅来临的时候,全部业务就要停摆,收入直接归零。“尤其是在北京这座城市,高压的防疫政策下,业务充满了不确定性。考验项目活下来的不是业绩怎么样、市占率多少,而是你的现金流能让企业在停摆的状态下活多久。”

互联网家政平台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营技师,自己面试和培训劳动者,属于“重”资产模式,对服务的要求和标准会更高,但同时对企业资金及运营要求也更高;另一种属于外包运营的“轻”资产模式,对服务质量没有较高的把控度。

这位创业者的项目一开始的时候招募了全职阿姨,提供自营服务。当之后单量起来,才转为滴滴模式,提供钟点工服务,不过全职阿姨一直都保留。

这位创业者也曾想要咬牙坚持下去,自掏腰包给平台的员工与阿姨发工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实在是撑不住了。

- 03 -反复提及的现金流

“一个好的创业者,一定要居安思危。”这是在上海疫情期间,一位投资人的感悟。

9年前,他投资过一个家政O2O项目,现在已经成长为行业头部的企业。这位投资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该项目很多年前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即死亡训练。“就是突然宣布公司现金流断裂了,然后该怎么办?”

疫情爆发的时候,这个被投项目也受过重创,但因为现金流没有问题,所以并无大碍。自疫情爆发至今,现金流问题被创投圈反复提及了三年,足以说明其重要性。

当然,除了“硬挺”之外,企业也需要一些变通。疫情之中,消费者的需求也变得多元化,正如从业者所说的那样:对于互联网家政赛道来说,更大的意义在于做赋能者,通过互联网思维以及数字化的手段提高家政公司的服务效率。

一位分析师描述了这样一个趋势:本次疫情中,居家养老、物业管理、消毒杀菌、快递跑腿等需求量很大,推动了家政行业和养老、物业、快递等服务业融合发展。

并且,因为疫情,互联网+家政业态的发展加快。许多家政企业将线下的家政培训业务转移到线上,同时客户的咨询服务、订单洽谈也多倾向于线上。

能够看到,为了应对当下困境,很多规模较大的家政服务公司为提升家政服务员的业务技能,推出育儿嫂、月嫂以及养老护理员等岗位的职业技能网上培训课程,培训课程推出后,吸引了不少家政从业人员观看学习。

另外,从商务部数据来看,在目前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已达3000万人,其中约有90%的人员来自农村地区,专业型的家政服务人才仍然十分紧缺。国内家政行业高端化、专业化、专属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近期一线城市的家政中还出现了“整理收纳师”这一新兴职业,在杭州,整理收纳师月薪基本都在一万以上。

家政公司的运营应当顺应这种市场趋势,将旗下业务更精细化、更加专业化,对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应该更具有针对性,用高端品质打造家政企业的品牌。

上述分析师对铅笔道强调,不能说几家互联网家政企业出现问题,就否定这个行业。随着老龄化、放开三胎、居民经济收入上升等背景下,互联网家政行业依然具备庞大的市场需求市场。

只不过,互联网家政企业们必须要摆脱行业现有的缺陷,“叫好”也“叫座”。

转载之前请先阅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或合作,请点击这里
如果您加入壹览的讨论群,请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微信号:star_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