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茶咖观察
作者/蒙嘉怡
编辑/木鱼
作为杯装杨枝甘露的首创者,7分甜2006年以“谢记甜品”起步于上海,2015年更名 7分甜,2018年品牌升级后在华东市场快速起量,一度引领行业杨枝甘露消费风潮。
壹览商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7分甜已经在全国22个省份、76个城市开出641家门店。
回溯2023年,7分甜CMO及合伙人胡超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华东之外的市场。两年过去,7分甜是否真正实现了“走出华东”?其门店布局又呈现出哪些特征?
依旧高度依赖华东
从门店分布上看,华东区域依旧是7分甜的大本营。
壹览商业数据显示,7分甜在华东区域共开设了539家门店,占全国总门店数的84.1%。紧随其后的华北区域拥有40家门店,占比为6.2%;东北、西北与西南三大区域的门店占比均低于5%,而华南与华中区域占比尚不足1%。
在华东地区内部,江苏省是品牌布局最为密集的市场,共拥有357家门店,占全国门店总数的55.7%。其中,作为品牌总部的苏州市,门店数量高达114家,显示出其在区域内的核心地位。
作为品牌发源地,上海是7分甜门店数量最多的城市,共128家,占华东区域的23.7%、全国总门店的20%,且覆盖密度极高,从核心商圈到社区商业,再到交通枢纽,基本实现了“核心区域无空白”。
其他华东省份门店合计仅54家,占华东区域15.13%,这些门店分布在21个城市,平均每座城市门店数量不足3家,较为零散。
对比华东的密集布局,7分甜在华东以外的六大区域仍处于试水阶段。华北区域虽为外区第一,但40家门店中,天津与北京合计占比过半,且均布局在核心商圈,如天津河西万象城、北京朝阳合生汇;河北、山西等省份门店极少,且多位于低线城市,如秦皇岛市。
华南、华中近乎空白。华南5家门店分散在两广,无重点城市支撑;华中3家门店全部位于湖北省,湖南、河南等人口大省仍未布局。
整体来看,7分甜虽已覆盖全国七大地理分区,但尚未形成区域网络,多数城市为单店布局,显示出品牌正处于向全国市场渗透的早期阶段。
高线城市主导增长
随着一线城市茶饮竞争加剧,下沉市场已成为品牌拓展的重要方向。以古茗为例,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二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达81%。
不过,7分甜的布局始终以高线城市为核心。截至2025年10月8日,7分甜在一线与新一线城市门店数分别为138家和188家,合计占比50.86%,构成其门店网络的半壁江山。
然而,7分甜尚未完成对新一线城市的全覆盖。全国15座新一线城市中,品牌仅进入8座,成都、重庆、长沙、沈阳等高潜力城市仍为空白。即便在已进入的城市中,除苏州、南京外,其余城市门店数普遍不足10家,未形成规模效应。
对比2025年8月,7分甜在下沉市场已出现初步拓展信号,但节奏仍偏缓。今年9月,7分甜的二线城市门店数达161家,占比25.1%,较8月提升0.7个百分点;三线及以下城市合计占比约24.1%,仍处低位。
从区域分布看,三线城市中,华东占比达89.8%,华北、西北、华南合计仅12家,分布在8座城市,多为单店布局。
9月新开的24家门店中,15家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但其中10家为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仅5家,反映出品牌仍偏向中高线市场。
而且,从门店功能与选址类型来看,7分甜在低线城市的门店多位于区域型商业综合体,社区型与街边店占比较低,反映其下沉模式仍偏保守,依赖成熟商业配套,尚未形成有效的区域深耕策略。
特殊点位还需深耕
随着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品牌增长愈发困难。壹览商业追踪的26个主流连锁新茶饮品牌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行业总门店数为116978家,较2024年底增长858家,门店规模整体增长0.74%,近乎停滞。
面对竞争压力,特殊点位成为品牌获取增量的关键。其中,客群稳定、消费频次高,有助于培育早期用户消费习惯和忠诚度的校园店,以及人流量大、客群流动性强、触达范围更广,有助于进行品牌展示的交通枢纽店成为品牌的心头好。
壹览商业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至少30个茶饮品牌加速布局校园、交通枢纽等场景。仅8月单月,茶百道就净增116家特殊点位门店,蜜雪冰城65家,古茗59家。
相比之下,7分甜在特殊点位的布局不仅数量少,且呈现收缩态势。壹览商业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7分甜特殊点位门店数量为35家,环比下滑20.45%,占总门店的5.46%,低于行业活跃品牌的拓展速度。
具体看,7分甜在交通枢纽布局了15家门店,占比2.34%,比8月减少2家,涵盖机场、火车站、地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多种类型。同期,茶话弄交通枢纽店占比2.66%,茶救星球2.51%,茶颜悦色5.25%。
校园店方面的差距更加明显。7分甜校园店数量为20家,占门店总数的3.12%,较9月减少7家。从地域分布看,这些校园店高度集中在华东地区,其中江苏省有11家校园店,上海市3家。而其他省份的校园店分布则较为零散,如山西省、浙江省、天津市各1家。
横向对比,霸王茶姬校园店占比达5.27%,沪上阿姨达9.26%,茶百道为9.43%,益禾堂19.95%,茶话弄更是有超一半门店位于校园附近。
值得关注的是,7分甜的核心市场华东地区,拥有全国近五分之一的高校资源和19.2%的民用机场,理论上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特殊点位拓展基础。
然而现实是,7分甜的校园店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对于区域内其他教育重镇如杭州的覆盖明显不足。在交通枢纽场景,品牌整体规模有限,特别是在高铁站这一重要枢纽类型上的缺失,直接限制了品牌在商旅人群中的渗透能力。
最后
综合来看,7分甜目前仍为高度依赖华东市场的区域品牌,全国化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在华东以外区域门店稀疏,高线城市覆盖不全,下沉节奏缓慢,特殊点位布局薄弱,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全国拓展能力。
回顾7分甜的发展目标:2020年提出“2021年新增1000家店,5年内开出5000家”;2023年创始人谢焕城再次规划“年内新开1000家,总门店突破2000家”。2022年下半年,7分甜推出的子品牌轻醒咖啡亦计划“3年1000家门店”。然而,从当前门店结构与拓展进度来看,要实现上述目标仍有不小挑战。
硬币的另一面,则是7分甜的创始团队开始了“Tamkoko泰柯茶园”的新项目。九月的最后一天,泰柯茶园官宣10店齐开;其上海首店自7月底开业以来,GMV在9月已经突破100万;在广州、东莞等茶饮高饱和地区,店日均做到2万以上。
这一布局可能意味着,在主力品牌全国化进程滞后的背景下,团队资源与战略注意力或正向新项目倾斜。
24小时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