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二
编辑/娜娜
出品/联商网
可以说,从1987年宗庆后通过承包经营模式接管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到1991年正式成立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开始,宗庆后可能就已经预料到有这么一天:当企业做大之后如何处理家族个人利益与国资之间的关系。
宗庆后去世之后,宗馥莉以她更为激进的方式改革娃哈哈集团,而其本人一系列或明或暗的操作明确表现出与大股东——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之间的博弈。
直到如今,宗馥莉彻底摊牌,以辞职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放弃宗庆后一手打造的“娃哈哈”品牌,而宗馥莉另起炉灶的底气在于宗庆后在世几十年间打下的伏笔:大量不属于娃哈哈集团控制的体外公司,包括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
01
宗馥莉“不装”了
10月11日,大量媒体报道,宗馥莉已于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并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此事得到了娃哈哈官方的确认。最新消息显示,10月10日娃哈哈集团召开董事会,除了通过宗馥莉辞职事项外,还任命许思敏为娃哈哈集团总经理,董事长职务空缺。企查查显示,许思敏目前担任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浙江娃哈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关联公司高管。
这已经是宗馥莉第二次辞职,在去年的7月15日,网上流传宗馥莉辞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原因是部分股东对其管理能力的质疑。如果说第一次辞职是其以退为进的策略,那么这一次恐怕是宗馥莉下定决心要摆脱娃哈哈内部复杂的斗争关系。
有消息称,宗馥莉此次辞职,是因为商标使用“不合规”,宗馥莉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娃小宗”。今年2月至5月,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在申请注册了几十个“娃小宗”的商标,状态大多处于“等待实质审查”,但商标国际分类32类啤酒饮料、29类食品、30类方便食品的商标申请已完成初步审定。
娃哈哈内部一名知情人士表示,上海娃哈哈饮用水因娃哈哈品牌到期而不能继续使用娃哈哈这个品牌,只好另起炉灶。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因此,就连宗馥莉也可能面临无法继续使用“娃哈哈”商标的境遇。
有一些文章认为,宗馥莉此次是“被迫下课”,源自于其在娃哈哈内部的改革困难重重,更重要的原因是得罪了曾经的核心班底,尤其是一些“老人”:在过去一年多时,“她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在今年早些时候,宗馥莉在内部推进了包括高管轮岗、精简部门在内的一系列改革;对外,关停了一些效率不高的工厂并终止了部分合作多年的经销商权益。”宗馥莉没能为她想要的改革争取到足够多的理解、支持、同情者。
笔者认为,宗馥莉的改革虽然难,但对于娃哈哈的经营而言是必要且正确的事情,而且经历一年多的执行,其改革已经按照其意志推行得八九不离十。所以,娃哈哈内部的老人派系没有能力导致宗馥莉“被下课”,而娃哈哈集团的大股东可能也不希望宗馥莉辞职——只要宗不再做出触犯底线之事。宗馥莉对娃哈哈撂挑子的唯一原因只有她自己想要放弃。
那么宗馥莉为什么想要放弃娃哈哈?娃哈哈内部人士透露是因为商标使用“不合规”,宗馥莉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娃小宗”。要知道,娃哈哈商标属于娃哈哈集团,而宗馥莉只是娃哈哈集团的二股东。
联系到今年一月份,宗馥莉曾尝试将387件“娃哈哈”商标转让至其控制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宗馥莉持股超60%),但因历史遗留问题及股东分歧,转让程序停滞。可见,宗馥莉的目标是想彻底摆脱国资作为大股东的娃哈哈集团,转而彻底百分百“为自己的公司打工”。既然娃哈哈商标不能为己所有,那就干脆自己另起炉灶重新打造亲儿子“娃小宗”,但这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行为显然不能为大股东所容忍最终导致宗馥莉彻底离职。
另一方面,有一则消息可能亦是宗馥莉下决心辞职的导火索之一。
10月2日,娃哈哈集团的核心成员严学峰因涉嫌违纪,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立案审查,立案通知书已经发送给娃哈哈集团党委。严学峰为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中心总监,是公司的核心高管之一。严学峰在与娃哈哈有关联的近190家公司中担任监事,要知道,监事的职责是要维护所有股东的利益,监督公司内部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的利益输送问题。严学峰以监事身份且作为宗馥莉的心腹被调查,明显有敲山震虎的意思。
02
宗馥莉的底气
宗馥莉为什么敢放弃娃哈哈转而打造自己的新品牌“娃小宗”?因为在娃哈哈集团公司之外,大量的生产和销售体系公司并不是由集团公司绝对控股,而是由宗庆后(宗馥莉)绝对控股。这就意味着,遍布全国各地的娃哈哈工厂,宗馥莉可以自由指挥,这些工厂完全可以变个名称由生产娃哈哈变成生产娃小宗,甚至这些工厂可以直接转化为宗馥莉自己宏盛系旗下的企业。
宗馥莉今天与娃哈哈决裂的底气,显然是宗庆后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布局——国资控制的娃哈哈集团只拥有娃哈哈商标,而大量的实体企业已经脱离了集团的控制。
据统计信息显示,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国资为大股东)没有任何股权关联,被简称为“浙江娃哈哈”。其中发起人股东持股43.0322%,内部职工持股31.4693%, 社会法人股为25.4985%。浙江娃哈哈对外投资有8家公司,包括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等。
宗庆后全资持有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宏振投资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1.8亿元,对外投资企业达到27家,而且多大多数是51%以上比例持有,包括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宏振包装有限公司、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宏振酒业销售有限公司等;浙江启力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宗庆后持股60%,其余40%为工会持股,持有28家公司股权,包括天津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南京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等,多属乳业、饮料类公司;浙江真宗投资有限公司同样注册资本2亿元,宗庆后持股60%,其余40%为工会持股,对外投资15家公司,包括沈阳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贵州恒枫饮料有限公司等;广元金信投资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广盛投资有限公司也是由宗庆后持股60%,投资持有多家娃哈哈公司股权。
上述信息可以看出,这些冠名为娃哈哈名称的企业由宗庆后个人持股统统超过60%,与国资控股的娃哈哈集团公司毫无关系。在绝对控股之下,宗馥莉对这一大块资产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理,甚至放弃使用娃哈哈品牌。
9月以来,多地娃哈哈关联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宏胜,包括西双版纳宏胜饮料有限公司、宜昌宏胜饮料有限公司等。此外,今年以来已有超十家娃哈哈旗下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宏胜,包括杭州宏胜恒泽饮料有限公司、白山宏胜饮料有限公司等。
另外,宗馥莉亦积极将大量的经销商转移到自己的宏胜系旗下。今年6月份,娃哈哈一份名为《关于2025年度联销体协议签订的通知》显示,2025销售年度,西藏、青海2省的经销商调整为与拉萨宏胜销售公司合作,北京、冀北、冀南、内蒙古等共12个市场经销商调整为与杭州宏胜销售公司合作,其余市场经销商的合作主体不变。变更签约主体之后,经销商资源将更加集中于宏胜集团。2025年度经销商协议中呈现出的6大公司,有4家由宏胜集团完全控制。
一份《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显示,自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离世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题,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03
娃哈哈与娃小宗对决,谁胜算更大?
10月11日,凤凰财经旗下的风暴眼发文称,宗庆后三弟宗泽后表示,“不得不说,在我们宗家下一代里,她算是出类拔萃的,只是德艺双修才能成正果,(她)还是欠缺了一些”。
此前,在宗馥莉第一次辞职时,宗泽后曾在朋友圈发表引发全网关注的言论,指宗馥莉火力四开,锋芒毕露,“过刚易折”。对此,宗泽后表示,“尽管网友或者水军把我骂翻天,但事实上都是这些人害了她,使她越走越远,已经无法回头了。”宗泽后称,“娃哈哈不是宗家的,宗家共同创建了这个品牌”。
宗泽后看得明白,娃哈哈确实不是独属于宗家的,但宗馥莉这么一个控制欲强势的“公主”,又怎甘心为他人做嫁衣?
当宗馥莉带着大量的娃哈哈体外公司走到娃哈哈的对立面,娃哈哈与宏胜系正式对决,最后的结果将会如何?笔者认为,恐怕是一场双输。对娃哈哈集团而言,大股东面临的难题是选择谁来做接班人,而且娃哈哈集团空余一个品牌,生产和销售的体系恐怕都需要重建。而宗馥莉的难度是,重建娃小宗品牌,市场是否买账?
娃哈哈与娃小宗的同室操戈,不由得让人想起与当初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决裂如出一辙。2012年,加多宝开始推出“加多宝”品牌凉茶,并更换包装,逐步脱离“王老吉”商标。根据最新市场数据,2025年6月全国植物饮料类目中,王老吉以46.33%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加多宝以28.31%紧随其后。
如果娃哈哈集团在“去宗”之后保持平稳过渡,稳健经营,并且在专业人才的带领下,在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方面有新的建树,娃哈哈这一经典国有品牌并不是非宗馥莉不可。而宗馥莉想要从0开始打造娃小宗,需要重新规划品类结构——在同一消费场景下,娃哈哈饮用水与娃小宗摆在一起,消费者并不在乎是哪家工厂生产的,恐怕选择娃哈哈品牌的会更多。
所以,从市场角度分析,宗馥莉带领的娃小宗面临的挑战将更大。
24小时热榜